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思想思维为人处世人生随笔
返回首页

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

来源: www.yIqig.com 时间:2017-02-25 编辑: 人生感悟
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

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,认识别人,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,认识自己。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,只能通过镜子、照片。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,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,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,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,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,善良的、聪明的、可恶的、愚蠢的、忠诚的、虚伪的、背叛的,不胜列举。

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,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?

我强调外面没有人时,是因为看到有些人会夸大外界的威胁,畏惧地躲进自我设定的安全的范围里,战战兢兢地生活,不敢逾雷池半步。此时,要鼓励他迈出来,要相信外面是安全的,没有可威胁到自己的他人。

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,名曰“伤痕实验”。

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,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,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。

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,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、触目惊心的伤痕。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,镜子就被拿走了。

关键的是最后一步,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,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。实际上,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。

感悟人生

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,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,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。

规定的时间到了,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——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、不友好,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!可实际上,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,什么也没有不同。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,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。

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。

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一句话“亲爱的,外面没有别人,只有你自己”,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。

原来,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,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。同时,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:“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。”不是吗?

一个从容的人,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。

一个自卑的人,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。

一个和善的人,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。

一个叛逆的人,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。

可以说,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,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。如此看来,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、不公、缺少阳光,那就说明,真正出问题的,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,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。一起感悟人生这个时候,需要改变的,正是自己的内心。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,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。毕竟,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你自己,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。

什么时候,我们要相信:“外面有别人,不只我们自己”呢?

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,也对美丽和谐有向往,面对一个不和谐的,甚至丑陋的东西会有自然的厌恶和抗拒。如果此时我们还不断地告诉自己,外面没有别人,一切的不好,是因为内心有私欲,懒惰,或者诚意不够,然后不断地委屈自己,我们就会发现日子越过越艰难。因为这个不好的原因并不在自己,那么自己如何努力都是无效的。

所以,当我们因为客观的负面环境让我们变得压抑,自我怀疑,不自信时,我们要相信“外面有人”。那些坏的关系不是我们造成的。即外面的世界与我们同时存在,并不由我们心的预设,也不由我们决定。

体是哪些人需要告诉他:外面有人呢?

首先是过于内归因的人要相信“外面有人”。比如一个很善良的女孩,觉得大家都应该相信相爱,互相帮助,希望每个和自己相关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善意。她真心想和大家做朋友,也很有奉献精神,但是,生活中好心当作驴肝肺的例子也很多,有人就是顽固地看某个人甚至某类人不顺眼,诸如种种,怎么可能完全如意呢。偏偏这个女孩还是个能吃苦,也过于替他人着想,总会把不好的关系都归结成自己的原因的人。如果有人苛责她加班都不情愿,她就怀疑是自己不够努力,尽管她已经替别人加班好多次了。如果有人对她态度冷漠,她就忐忑难安,怀疑是自己做错了事,让人不高兴,其实她只是平时总是帮忙打开水,而这次没有帮忙而已。

当然,可能有人会说真处在这种环境中,那就不理会那些人吧,或者逃离这样的环境。其实不理会和逃离本质上是一样的,不理是心的逃离,离开是身的解脱。但是,有些关系是我们难以逃离的。比如亲子关系,婚姻关系等。所以,这里就有我要告诉他外面有人的第二种人。

处于不好亲密关系中,又暂时无力摆脱的人,也要相信“外面有人”。

我们要知道,有些人好不好,和我们没有关系。那些人对我们不好,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不够好。我们没有必要内疚,更不必怀疑自己。

因为有些人,陷入自己的偏见和盲目中,只要自己舒适或者习惯,根本不关心真相。这可能很令人沮丧,但没有办法,每个人的一生中,总会遇到那么几个这样的人。尽管可能这样的人中有些是我们至亲的人。

譬如,有重男轻女的父母会对女儿不断索取,对儿子不断供给。女儿出嫁后,自己的小家要放在娘家之后,要不断供养父母和兄弟。新闻上有父母要求女儿将小家的房产赠送给自己,而女儿如果从娘家拿一针一线,就被视为贪婪和不孝。而这个女儿一边觉得痛苦,又一边无法拒绝父母,差点和深爱自己的丈夫离婚。

我身边也有很孝顺的女儿,不断地对父母和家人好,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和爱,但是她一边希望,一边失望,又一边给自己打气,总认为是自己还不够优秀,对家人不够好。

也有女孩和我说,父母很暴虐,经常打她,言语侮辱她,甚至成年后还打她。小时候,无力反抗,她就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发泄,甚至染上不良的习气。长大后,她开始反抗和逃离,然后父母又会控诉她不孝,不懂感恩。对父母的爱的渴望使她想靠近,对他们的怨怒使她想逃离。她想依赖父母,又想惩罚父母,陷入自责,内疚和愤怒中,很痛苦。

说起父母和子女的关系,传统的话是“虎毒不食子”“手心手背都是肉”或者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,但这只是善良的愿望,现实中确实有父母会虐待子女,会买卖亲生骨肉。而那些愿意抚养子女的父母中,还有一些不合格的父母。
有人说,现代社会,做什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,唯独做父母是没有的。

如果,你不幸生在父母偏心,冷漠或暴力的家庭,请对祈求不到理想中的爱的事实抱有宽容和接纳之心,一方面,停止希望,减少付出。

因为这样的父母可能不懂爱,或者心中根本没有爱,但他们可能习惯了利用子女的爱来索取。子女付出越多,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爱而心生怨念,又可能强化付出行为,导致子女的生活和内心更加失控。www.yiqig.com另一方面,我们要将父母放在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的大前提下来评价,那样我们可能会多一些理解和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