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、“爱之链”的故事
一个小学生讲道:
我们的“爱之链”活动是在班主任周老师的倡导下开始的。在活动发起会上,她表情庄重而且充满地说:“世界是美丽的,生活是的。然而,所有的美丽都是用爱营造出来的。假如生活没有爱的存在,假如我们没有足够的,那么生活将不再,世界也不复美丽!请大家多献出一些,让我们用爱把生活装点得更美丽吧!”于是,我们每个人在周老师那里领到一些卡片,每张卡片上写着:“我们帮助您;也请您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。”我们不断地把卡片传递出去,我们班里也涌现出许多帮助残疾人、辅助孤苦老人的事迹,我们觉得生活无比,心里总有一种特别的。
一次我去书店,下楼时不慎摔了一跤,脚崴得肿痛难忍。一位叔叔迅速跑过来,把我送进医院。他为我挂号、拿药,并用电话通知了我的父母。当我父母赶到医院向他表示感谢时,他却微笑着从衣袋里拿出一张与我们送的一模一样的卡片!我含着热泪接过那张卡片。周老师知道后说:“我们付出爱与我们得到爱的时候同是一种,让我们为了更多人的把这条‘爱之链’连接得更长些吧!
——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,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,她爱我们,又教会我们去爱别人。
23、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?
一个老人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: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,请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。
在小学一年级,小朋友们异常活跃地回答:“句号”、“月亮”、“烧饼”、“乒乓球”、“老师生气的眼睛”、“我家门上的猫眼”……
问到初中同学时,一位尖子生举手回答:“是零”,一位学习后进的学生喊道:“是英文字母O”,他却遭到老师的批评;
当问到大学生时,他们哄堂大笑,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会回答的问题;
当问到机关干部时,他们面面相觑,用求救的眼光瞟着在场的。沉默良久,说:“没经过研究,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?”
某日看电视里的《东方儿童》节目。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:“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?”孩子的回答个个透着可爱的童稚。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;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吃了 ……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作是错误的。当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——因为花儿中有胡萝卜素云云……整个节目顿时失去童趣,直到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予褒奖,这使我很为说出“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”的孩子担心,担心他那无比宝贵的想象力,会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用一个“胡萝卜素”就轻而易举地涂抹掉。从某种角度说,正是“正确答案”蚕食着我们的想象力。我们只是急于将现成的答案告诉我们的孩子。其实象“胡萝卜素”之类的常识性东西,他们迟早有一天会知道的。实在没有必要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来作为了解常识的代价。我们有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。
小学语文老师考学生:“雪融化了是什么?”一个学生回答:“雪化了是云。”另一个学生说:“雪化了是彩虹。”还有学生说“雪化了是春天。”
老师说:“错。答案是泥水。”
有这么一道考题:秋天到了,树叶 。学生写“树叶红了”、“树叶绿了”、“树叶飞舞”等都为错,因为书上是“树叶黄了”
用“活泼”造句,只能造“小朋友活泼”,“小鱼在河里活泼地游来游去”、“小河里的水很活泼”都是不对的。
——对教育而言,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,而是训练,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的火把。
24、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
一位聋女的父亲,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,他本人也成了聋儿学校校长,并创建了“赏识教育去”。他这样说——
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在《幼儿才能开发》一书中说: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、不可估量的潜力,每个要子都是天才,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。”“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,用一种充满生命力,充满人情味的方法,那么,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。”
为了唤起女儿生命中的无限潜能,我让她找到自己是天才的。由于早期识字,女儿特别喜欢读书,如醉如痴,爱不释手。每当女儿因看书而耽误了吃饭睡觉时,我并未将书没收,而是无限激动地对女儿说:“天才儿童行为第一条就是看书津津有味,忘记了吃饭睡觉,你就符合第一条,你说你不是天才,谁是天才?”女儿眼睛一亮,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女儿的自信心越来越强。
女儿8岁时,为强化女儿天才的,我郑重地问女儿:“你想不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孩子?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别说残疾孩子,就是健全孩子也没有人会背!你敢不敢背?”女儿干脆地回答:“好!”
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,千辛万苦也未必能背得出来。而我是用“赏识教育法”,不断鼓励,不怕,让女儿感到、陶醉、狂欢,把她的潜意识充分调动起来。我把一千位数编成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,她一天背一百位,刚开始背一次需要二十分钟,到后来五分钟就够了。
背出小数点后一千位,创造了世界之最。生命的潜能令人叹为观止。我激动地对女儿说:“太了不起了!别人做不到的,你能做到,爸爸真是太高兴了!”
用这样的方法,使女儿在小学跳了两级;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;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。奇迹出现后,我用这套方法培养了一批早慧聋童。接着又把这套方法让健全儿童分享,了成千上万孩子的。
25、让学生敢说“我不懂”
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,课讲完了,老师问学生:“听懂了吗?”“听懂了!”同学们齐声回答。“还有谁不懂请举手。”全班静悄悄的,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很快就缩回去了。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,他温和地说:“你哪里不懂,没关系,讲出来。“孩子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,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点儿,一边走过去俯下身听,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,最后对这位学生说:“请坐,以后要注意听讲。”
下课后,我把老师和这位学生请进了办公室。学生小声说:“校长,我以后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讲。”我对他说:“孩子,今天请你来是要表扬你,你敢说真话,不懂就问,这是很了不起的,今后要理直气壮地问,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,你说对吗?”这位学生惊奇地看着我,又看了看老师。老师点了点头,孩子高兴地飞奔而出。这位老师若有所悟地说:“我还以为自己很耐心呢!现在明白了,学生好不容易敢举手说不懂的勇气,却被我‘今后上课要用心听讲’永远地吓回去了,他以后一定会加入全班‘昕懂了’的行列。”
——我们要求老师首先教会学生说“我不会”、“我不懂”、“我有不同想法”;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,我们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,敢于表现自我。
26、逼学生提问
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,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。这就需要教师“逼”。我说:“这篇课文是我学还是你们学?”学生们答道:“我们学。”我又说:“一般不懂才需要学,不懂才需要问,既然你们没有问题,我就没必要讲了。”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: 课文学习的进步并不是老师“讲”, 而是自“问”。
经过这样一“逼”,学生们都能提出一些问题。我教《故乡》时,学生们共提了八十二个问题。我还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,养成“四问”的习惯。这“四问”是:一是写了什么?二是怎样写的?三是为什么这样写?四是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?
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,便已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了,但怎样解答问题,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老师。我不急于立即给予解答,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、研究、切磋,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,享受思想的成果。
例如,我讲《孔乙己》一课:
师:(介绍完课文背景)好,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,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。
生A: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的柜台“和别处不同”,是“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”?
师: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,很好。谁能解答这个问题?
生B:我想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,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,这也属于环境描写吧。
师: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。
生C:老师,第一段为什么要说“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,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”?
师:好,谁来帮他解答?
生E: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,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。
生F:不对,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,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“1919年”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。
师:好,出现不同看法了。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?
师:最后孔乙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,慢慢地走去了。冷漠的社会,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,也导致了他的悲剧。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已的读后感。
生: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。
生:我想用鲁迅的话来概括“一般社会对穷人的凉薄”。
生:“一个无望的人和一个无望的社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