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思想思维为人处世人生随笔
返回首页

人生哲理:美妙人生21题(2)

来源: www.yIqig.com 时间:2010-08-29 编辑: 人生感悟
人生哲理:美妙人生21题(2)

或问: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呢?

首先,应该做老实人。只有做一个老实人,才有可能安下心来做事。因为老实人没有害人之心,因此也不必整天耽心有人整你,过得上轻松,所以才有心思做事;还因为老实人淡泊处世,不必整天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,不为人世间的浮华所迷惑,也不为眼前某些蝇头小利所引诱,所以才有可能静下心来做事。诸葛亮在著名的《诫子书》中曾说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做老实人,要的就是这种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。与机灵的人相比,老实人机会可能少些,因为人生有如一场赛跑,机灵的人极有可能在起跑时占些便宜。所幸人生是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赛跑,几十年跑下来,毕竟还要靠真功夫。如果说老实人有什么优势的话,他的优势就在这里。

第二,除做老实人外,还应做有个性的人,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,做有作为的人。做事先做人,并不是为做人而做人,而是说做人是为了更好的做事,要有所作为,对社会有所贡献。而要达此目的,仅仅做一个老实人还是不够的,做只有宽度、长度而没有厚度的“平面人”也是不行的,还需要有个性,有某种精神、意志力和品质。这一点比做老实人更困难,对于做事来说,也更有决定意义。

那么对于做事来说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呢?日本古代一个名叫黑田如水的人概括出了水的四大优点,就很值得我们效法。

其第一大优点:不仅自己运动,而且还推动其他事物一起运动。应该说,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品质,是一种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品质,它蒸腾为云,凝结成冰,涌泉成溪,汇集为海,春露秋霜,夏雨冬雪,细微处滋润根须,营养禾苗;奔流时推轮发电,载船航运。一个人若能象水一样,因自己的运动而推动他人和事业的发展,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?

其第二大优点:经常地不停止地寻找自己的路。应该说,这是一种百折不挠、积极探索的精神。可以肯定,造物主最初造水的时候,并没有把它要走的路也一条条规划出来,但这并不会影响水对理想的追求,动摇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。而今,凡是有过水的地方,都留下了它走过的足迹。它以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,创造了无数个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的客观现实。在水那里,只有理想,没有教条;只有前进,没有退却。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,它甚至甘愿作出忍辱负重、隐身埋名的牺牲。科学研究需要的是这种精神,干一切事业也都需要这种精神,人若有了这种精神,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呢?

其第三大优点:遇到障碍则气势更大。这是一种不甘屈服、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格。水可因方成池,遇圆为湖,被拦在堤埝之间,围于库坝之内,静如处女,柔似贤妇,但这同时便是它积蓄能量、酝酿气势的开始。一旦有了哪怕是蚁穴大的通道,它也能脱颖而出,把不甘屈服的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它还用“水滴石穿”的不挠精神,反复证明着柔能克刚的朴素真理。在困难面前,我们常常缺乏的不正是这种精神?

其第四大优点:不仅洗净自己,还洗刷各种污浊,并具有容含污浊的“肚量”。这实际上是一种敢于自我为非、能容难容之物的批判和开放精神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批判、否定、借鉴、扬弃、舍短取长、兼收并蓄,这些不都是做人所需要的么?

如何做人,说到底,是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个性。事实上,事物的存在,源于事物的个性;发展,也是个性的发展。丧失个性,便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死亡和终结。动物如此,植物如此,无生命的事物如此,人同样如此。英国人约翰·穆勒说:一族人民是会在一定长的时期里前进一段后则随后停下来,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呢?在不复保有个性的时候。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不断扬弃自己消极方面的个性特征和巩固、完善自己积极方面的个性特征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,这就是今天的人类不同于原始人类、今天的动植物种类不同于原始动植物种类的根本原因。所以我们主张向水学习,象水那样做人,使自己具有水那样的个性。这样做尽管生命不会延长,但至少不会白来世上走一遭。

11.潇洒与寂寞

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“潇洒”。但是什么是潇洒,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,穿戴讲究可以叫做潇洒,举止得体可以叫做潇洒,吃喝玩乐可以叫做潇洒,花天酒地也可以叫做潇洒。潇洒其实就是一种美,由于各自的审美观不同,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潇洒标准;潇洒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目的不同,因而便有了不同的潇洒追求。可以说,没有哪个人不想活得潇洒一些,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可能一生永远潇洒,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潇洒其实是一种奢侈,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永远这样潇洒的物质条件。当然也有另一种潇洒,或者是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,或者是因自己的出色表现为祖国争取了荣誉,或者是因自己的默默奉献而赢得了人民的尊重,等等。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、高品位的潇洒。从这种意义上说,那些为国增光的运动员是潇洒的,那些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家是潇洒的,那些驻在边防哨所、扎根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也是潇洒的。现在人人讲潇洒,人人追求潇洒,问题不在于该不该讲,该不该追,而是看你要的是什么样的潇洒。我们如果要追求那种高层次、高品位、能长久的潇洒,就要摒弃那些流行的、浅薄的、庸俗的潇洒,就要首先学会寂寞,甘于寂寞。

之所以要这样说,以做学问为例,就因为寂寞是做学问所必需的一种精神境界,寂寞了,便安静,便单纯,才便于自己研究。听听著名画家刘海粟关于寂寞的看法,可能对我们都有帮助。他认为,越是不甘于寂寞、怕寂寞的人,将来很可能越寂寞。因为你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热闹场所,没有时间读书,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学问,在热闹场所混到老,什么成就也没有,最后社会不承认你,就会越老越寂寞,以后死得也寂寞。死后烟消云散,谁又记得你这个不甘寂寞的人呢?反过来,甘于寂寞的人,将来倒不会寂寞的。举古人为例,科场失意的蒲松龄因为自甘寂寞,才有了后来的不寂寞;家道中落的曹雪芹也是因为自甘寂寞,才有了后来的不寂寞;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同样是因为自甘寂寞,才有了后来的不寂寞。拿今人来说,邓稼先、陈景润、钱钟书、以及戏剧界的梅兰芳、盖叫天、周信芳等,都是这样。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千万记住,所有那些品质高尚的人都是寂寞的而且必然如此正因为如此,他们才能享受自身环境中那种一尘不染的纯洁。”当然甘于寂寞不是要自我封闭,不追求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潇洒也不是要当苦行僧,这里的意思只是说,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,应该。不可能每个人一生都轰轰烈烈,但至少我们可以把它过得扎扎实实。

12。失败与成功

勿庸讳言,人们无论做什么,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,但是成功却象一位美丽而矜持的姑娘,轻易不肯向人们绽开她的笑靥。如果说对事业的追求是向光明行进,那么失败倒象我们的影子,你走到哪里,它就跟到哪里,比如:者要担破产的风险,参加比赛者有被淘汰的耽心,升学者有名落孙山之虞,科研者也有“只种不收”之忧,等等。然而,失败虽然很可怕,但真正能毁灭我们的,却往往不是失败本身,而是我们对于失败的认知和态度。

其实,我们做任何事情,都不应该惧怕失败。因为失败和成功并不是仇敌,而是一对不爱同时露面的孪生。在接待过失败的来访之后,如果你有耐心等待,下一个敲门的很可能就是成功。遗憾的是,许多人在听到成功敲门之前离去了。失败固然是事业的绊脚石,可以把我们摔得鼻青脸肿;但失败又是事业的垫脚石,可以让我们站得更高。失败能遏止青年人的狂热,能使不惑的中年人更加成熟,也能使老年人更生命的。所以,只要能够认真吸取教训,每经历一次失败,实际上都使我们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。在许多情况下,失败只是成功交响曲的前奏,是成功分娩前的阵痛,失败中已包含着成功的契机。只有当失败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程度,成功的婴儿才能顺利分娩。事业上的成功者,大多并非是未曾经历失败的人,而是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失败的人。

在某种意义上说,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失败,而且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,必然经历的失败也越多,受到的失败的打击也越大。英国物理学家、数学家凯尔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我坚持奋斗五十五年,致力于科学的发展,用一个词可以导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,这个词就是失败。”也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的失败,才使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可以说,许多失败都可以避免,前提是你不进行那种尝试。美国堪萨斯市一位叫尤金.布瑞斯的牧师说:“避免失败是很容易的。我没有在网球锦标赛中失过一局,也从没有在公职的竞选中被击败过,更没在独唱表演中因忘了台词而出洋相因为我从不尝试这些事情。只有对某事进行尝试的人才会担失败的风险。”他揭示的道理无疑是对的,但他的行动也决定了他只能是一个牧师,除此外既不会是运动员,也不会是歌唱家,更不会是美国总统。望着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,惧怕失败的危险而裹足不前,其结果常是避免了失败,也躲过了成功。

创造需要不怕失败的勇士,科学需要不怕失败的勇士,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需要不怕失败的勇士。我们的生活、事业和世界的一部分,是由失败组成的,成功正是在与它的比较中,才发出炫目的光彩。假如没有了这一部分,没了人类对它的征服,事物也就没了发展的动力,世界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平衡和和谐。事业的失败者同样是事业的献身者,只不过这种献身更需要自我牺牲精神而已。创新而失败,远胜过模仿而成功;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,永远不可能伟大。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成功,首先必须具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。

13。《补 钙》

钙是人体不缺少的物资质,一些经常为孩子买些钙片或补充些含钙丰富的饮食,让孩子的骨骼长得结实些、坚硬些。

疏松的骨质确实不堪一击,易折易损。而坚实的骨骼,却经得住生活的种种磨练和跌打。

人人都想拥有一副硬梆梆的身骨。

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,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。孙天帅也是一块硬骨头,面对淫威,坚决不跪。曲小雪以柔弱的身躯,讨回了一个中国人有尊严,她的骨头无疑也是坚硬的……他们用铮铮铁骨,撑起了中华民族脊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