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思想思维为人处世人生随笔
返回首页

别用讨好别人缓解社交焦虑

来源: www.yIqig.com 时间:2020-06-02 编辑: 人生感悟
别用讨好别人缓解社交焦虑

据说,现在十个人里八个有社交焦虑,你羡慕在人群中滔滔不绝的自来熟者,也许也曾经历过社交焦虑,甚至他现在都在想怎么把气氛维持下去,最好不要搞砸。没有人天生擅长社交,也没有人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应对自如。

 
焦虑就像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,适当有益个人成长,但很多人的社交焦虑都是经过了心理暗示坏结果、自我错误判断而加重的。自我贴标签,觉得自己天生不会说话,害怕说错话、做错事在众人面前丢脸,甚至在活动前不断暗示会有坏事发生。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坏事一定发生,真发生坏事时,内心会自责、感到羞耻,一种愤怒、怨恨的情绪从心中升起。变得更加害怕社交。越是害怕发生坏事的几率越大,陷入到可怕地循环中。
 
面对社交焦虑有人选择纠正不良思量思维方式,调节情绪,慢慢融合社交环境;也有人选择向环境妥协,牺牲自己。他们希望我这么说这么做,我就这么说这么做。不管内心是否愿意,只要大家说我好,我就好。
 
尤其是在过分讲究面子的中国,看别人脸色、听别人的评价甚至能成为一个人的社交原则。郭冬临的小品《有事您说话》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死要面子活受罪,他的朋友在买不到火车票的情况下向他求助,他二话不说一口应下,说保证能买到票,但朋友走了之后,他急得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。后来他在猎猎寒风中排了一宿的队,给朋友买到了票。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。那他们为什么宁可自己受罪也要讨好别人?
 
因为在他人眼中的我,即你,做任何事情要顾忌面子、做得体面,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,你得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,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。这是文化所形成的人际行为规范,本质上是人的自尊需要。
 
而过重的自尊会成为一个人的社交障碍。也有人称之为耻感文化,来自东方哲学熏染,中国佛、儒、道家文化是有厚重耻感内涵的,造成了中国人高度重视做人的“礼仪、节气”,高度重视人的“脸面”,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理。
 
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,而人们精神层面的思想方式并没有相应跟着发展起来,还是深受佛、儒、道文化影响。就说每个人从小耳濡目染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现代社会仍然很讲究“面子工程”的。可以说“人活一张脸,树活一张皮”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。
 
耻感文化很容易成为束缚人内心的枷锁。
 
有些人由于个性懦弱、内心自卑,遭遇过尴尬嘲讽,在讲究面子的社交环境里很不自由,备受人际焦虑折磨。他们要求自己时刻活在别人的印象中,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,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,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,包括他人的需求。当他满足了别人,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好评,精神上就会感觉被重视,觉得自己做对了,产生成就感!当这个要求成为习惯,就变成不自觉地讨好别人。
 
这种“讨好”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,必然逐渐产生为别人而活的想法,可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想拒绝却不能,他无力承受“万一被拒绝”的后果,因为对别人否定,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,还会产生深深的不安与焦虑,甚至愧疚感。于是就有了小品中主人公的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。他潜意识的“讨好”欲望,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,惟有“讨好”能感觉自己是好人,也惟有实现“讨好”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。
 
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社交之中“拒绝”人难啊!那些心理现实就是,要么顾了自尊(面子)委屈了内心自由,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(自尊)的矛盾冲突。虽拒绝很难,但也不必“舍命陪君子”。
 
不必到处刷存在感,你的存在足以证明;一个人的价值存在于自身,而不全来自外界的赞美。尤其小事上,不必有求必应的,一那样显得没水平,儿帮助是两个人的互动,这次我帮你,等我有事却不帮我,下次就没这么好说话了。说什么不帮我就不是朋友,还怀疑人格,赤裸裸的交易和威胁,这样的人不理也罢。
 
守住了做人的底线,别人才晓得尊重你。不必“讨好”每个人,你应该先讨好自己。一起感悟人生www.yiqig.com